最近關於新竹的三大交通新聞,不知讀者是否有在關注?
1.五楊高架延伸至頭份
2.新竹市的輕軌捷運計畫
3.竹北與新竹的經國三橋擴建計畫
交通建設無疑是會對城市發展有絕對性的幫助,但這會耗費龐大的預算以及交通黑暗期,但在各方民意與政治之下,是否會是正確的規劃與決定,可能更需要專業審慎的評估才能知道,新竹縣市在人口急速成長與竹科發展的進步下,尖峰時刻的塞車潮困擾民眾許久,這些計畫無疑都指向共同的問題來設計發想,如何可以緩解竹科與新竹縣市的車流量。
筆者認為,不能顧及私人的利益與便利而提出不公平的浪費,交通與公共建設是非常龐大的預算支出,若不能花在刀口上取得最有效率的決策,都是平白的消耗。
五楊高架的延伸舒緩在國道上經過新竹路段,但並非此目標的車流,可以緩解在國道上的紓困,可下了國道之後往竹科方向依然還是相同問題,我們是否該精準的估算究竟竹科平時可容納多少車輛及目前道路能疏通多少車流來做平衡上的設計,否則五楊高架只是為經過的車輛得到了方便,並無法實際去解決新竹竹科的車流問題。
「輕軌捷運網」是個可以降低車輛依賴的好方式,可目前的規劃站區都無法延伸至竹科內部,都僅在外圍設站,必須還得靠轉運或轉乘,那麼並不會比開車來的方便,而且顧及新竹實在過於狹小,基本交通設施不發達,民眾使用率極低,可觀看現行的台鐵輕軌的乘車量就可明顯得知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效益與便捷,若能在園區內部各區設站甚至各大指標科技公司規劃,才能明確的讓科技從業人士感到便利與效率,與其單只為了政績或者區域發展,花200億的蚊子車廂不如把市政府遷出或擴大實行更多的BOT或商圈轉移,新竹外圍可開發擴展的彈性太大了,卻遲遲無法實際推行,除了政治因素外最大的困擾就是民意上的個人利益無法平衡解決,但若能在實際數據評估下的住宅密集度與竹科內部各站的規劃,捷運會是一個對新竹來說非常有幫助的重大交通建設,但對目前的站區計畫只能說搖搖頭,又是一個浪費公帑來讓自家漲價的話題炒作。
經國二橋原本延伸計畫除了公道五路外,最關鍵的是直通到力行路,但這一段也無疾而終只留下了預留工程,而三橋的計畫也因新聞稿而似乎確立了,很明顯因竹北人口成長導致跨河建設不足,但此橋是往公道五路去延伸,多了一條到新竹的替代道路的選擇,但最重要的往竹科方向最終還是堵在慈雲路,那麼除了在竹北橋口路段附近的建案得了便利之外,其它呢?又能為新竹縣市大眾利益解決了甚麼問題?
過去在台68線東西向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影響,以至未來後的今日新竹縣市對其極其依賴與不可取代的便利快速,但自從此項建設後至今幾乎沒有一項可以非常有效的疏通竹科車潮的規劃與建設,現今最大的問題是城市狹小,人口成長快速,車輛越來越多,但道路依然不變,科技業發達就業人口成長,但城市交通幾乎延宕了十年沒有巨大貢獻的實質建設,造成現在的不平衡與無止盡的塞車,市民大眾是否發現新竹縣市的交通或公共建設總是無疾而終,有風沒影,歷年來不是政府沒錢,火燒廚房,就是執政換色,重新再來,不然就是不斷的開發土地,可最重要的醫療資源,BOT等商圈建設,大型公共建設,關鍵的交通計畫,總是不及建案與住家的供給量開發或房價成長速度,試問我們的政府大家長都在做些什麼事呢?還是持續在分配不乾淨的利益呢?
什麼時候可以放棄各方利益的民意,可以放棄政治對立,什麼時候我們居住與所愛的城市,可以真正的被專業的專家所關注而解決問題呢?
筆者認為,民眾需要的不是話題,不是炒作,而是經過診斷且成功非常有效益的決策與執行,不是空包彈,更不是空頭支票,也更不是民粹下的做一說一,更不是沒經過診斷而丟出的蚊子建設,如新竹世博館、環球購物中心,事實的失敗難道都無法讓政府們去審慎思考城市的真正需求嗎?必須專業考量讓城市更進步與方便,自然各方問題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