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築

【房市評論員】竹北大利多?遠百新世紀購物中心動工


    BOT(模式)在建築上原意謂著Build-Operate-Transfer,民間出資興建、民間營運,最後轉移還給政府官方的一種商業模式。在素人市長上任後,現在的BOT在民間茶餘飯後的議論裡,成了Build-Out-Trouble,起造之後,接續的是出局,然後脫不掉的一連串麻煩!

    2017年6月22日,筆者在竹北與會了「竹北新世紀購物中心」的開工典禮。該案也是BOT案,又在近年低迷的消費氛圍下進軍百貨零售市場,格外讓筆者注目。以筆者長期關注新竹房市及商業發展的角度看,該案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地方。

一、以往新商城的設置,往往太偏重高鐵、台鐵這種大眾運輸的交通設施附近,如曾經喊燒的竹北環球影城商城、現在淪為蚊子館的世博館等。大眾運輸的功能性在新竹地區本來就相當差、又低效率!新竹的商圈或就業區域實在小而集中、自有客車比率高,相對的新竹地區的大眾運輸,特別是客運,虧損連年。這次,竹北新世紀選擇的地段則是,交流道旁。這就是不再重蹈覆轍的突破。

二、選擇在交流道旁,又在竹北重劃區,在消費市場的區隔上,已經避免與原有新竹市區的幾家大型百貨殺到見骨的競爭。在缺乏大型購物中心的竹北,他的業績未必能一枝獨秀,但至少不會曇花一現!而在交流道旁的區段位置,對於吸納南桃園、苗栗的客源又有助益。捷運在台北可以盈餘,有其深厚因素所致,可是捷運離開了台北,就真的水土不服了。

三、選擇在竹北重劃區,另一個意義在於,竹北重劃區的人口密集度已經有一定的規模,有人就有市場,這是商場不變的道理。竹北重劃區的現況是:人有了,房子蓋起來了,但是,商業活動或零售市場相當零散、也偏重單一商業服務。沒有商品,才是商機所在。

四、地方要建設、要發展,健全生活條件是必須的。竹北重劃區較為可惜的是,商業區少做商業使用,大多是住宅類的建築。一個區域要發展,交通是第一要項、就業次之,商業才會隨之而來。如同一個社會的組成,士農工商都要有,有白領的商人,也要有負責環保的清潔工。缺一項都會讓社區運輸不順。特別是新興區域、重劃區,非要商業來了,區域才能升級、生活條件與居住品質也才會改善。

    產業要創利,政府部門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關鍵,政府的角色本來就是要興利。雖說如此,筆者當然不希望「竹北新世紀」成了房市的助燃器、成了投資客炒房的藉口。然而我們期待該案的成功,能帶來竹北重劃區的提升,特別是在健全商業活動與商圈這一塊上面,能與城市與建築的進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