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築

評論:預售屋實價登錄 是好還是壞?


    實價登錄邁向2.0版,三大修法重點包括,買賣案件改由買賣雙方在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時併同申報、預售屋申報時機提前並將自售預售屋資訊全面納入、成交案件門牌或地號完整揭露、增訂主管機關查核權及調整罰則區分輕重。


  
    筆者認為,所有的政策與制度都充滿了雙面刃,同時存在著優缺點,也許針對預售屋實價登陸政策是出於良善的動機,讓消費者購屋時價格更為透明,但這也意味著中間可能會造成非常多的交易混亂。



    在仲介買賣上的實價登錄是必要,當然若是屋主本身,也會想以實登行情的最高價來賣房。反之,如果是買方,就會想以實登行情的最低價,買到想要的物件。因此,實價登錄實施的初衷是良善正面的,但各種買賣方、仲介方、委託方、購屋客,都各懷鬼胎般的爾虞我詐,甚至現今出現非常多的輿論說明實登是可以「技術性灌水」等說法,已完全脫離了實登的初衷,甚至在其他國家為了滿足實登規定,各種假買賣層出不窮,也只能再次說明交易這種東西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麼把這層關係用在專業代理建設公司的預售屋上面,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可能就是推動不二價時代來臨,再也沒有折扣,無論你想買多少戶,無論你介紹多少戶,無論你跟建設公司老闆股東有多熟,無論你在銷售案場坐多久盧多久,就是『不二價』!但站在華人的角度,買賣若都是不二價,就很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不二價還可能被懷疑:「是不是在數字上做假?」
 



    再者可能會有很多無法客觀的登錄數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商場鐵則,每個人都是為了生存與競爭,也不難保證實登上所有的成交數字都是百分百真實,那麼也許有人含家電、裝潢、贈品等有價產品,或是什麼都沒含。那這樣的登錄又有何意義?

    另外預售屋的車位價格採獨立,但在中古屋內的登錄中,並沒有獨立車位價格,因此目前看得到的實價登錄單價都是「含車位坪數」計算,換句話說、車位買越多、房屋單價看起來就會越低,那麼究竟當時車位的價值是如何,從實登上面是完全看不出來。那麼預售屋要做相同的事情,車位價錢就會變得沒有根據,當然車位的種類也是沒有那麼單純,又該如何從實登上,區分車位實際的價值呢?


   
    在不動產的交易過程中,也許透明化的資訊可以幫助到某些人,但透明化的資訊也會被某些人做於利用,每樣工具都會有它的風險性,但若針對單純的消費買賣是必須建立在「彼此信任」上做基礎,當這層信任完全被扭曲成「我要回家看實登再來考慮」,就算有願意再回來的時候,談的可能不會跟實登一樣的數字,當還想要回來在議價的時候,多數人也會反應實登數字的確切性,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不景氣的時候認同所謂的「市場行情」!(房市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