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築

房市評論員:建商破產落跑的啟示


    知名日商松下第一次在台灣插旗不動產推案就慘遭地雷爆炸,據週刊報導,松下旗下的松下營造原本主要是經營配裝與工程承攬業務,而與破產的松助開發合作才算是真正跨足推案與銷售,雙方在台北市精華區推出小豪宅「松下國賓」,由於打著日商的招牌,該預售案不到一年就順利完銷。

    實際查詢,松下目前在新竹竹北也有一個新建案,此建設跟松助開發一樣都是「一照建商」,現在松助開發已經完全爆發債務問題破產倒閉,先前在台北市賣得很成功的預售案「松下國賓」也要面臨了續建跟已購客的棘手問題。


  
    其實在此之前竹北也有三個知名案例,一個是此案隔壁的「富豪至尊」,另一個是中華路邊的現名「碧友富貴」。 

     前者是在規劃設定上有非常嚴重且致命性的判斷錯誤,當然要推這種超級豪宅的建商資本也要夠硬,才能用時間去維持建案的價格與銷售周期,想以預售的方式就想完售那種在當時行情兩倍的價格更本是天方夜譚,最後始終撐不住利息的壓力被法拍。

     而後者是在當時用非常聳動的廣告「每坪9.9萬」破低於行情的價格戰來吸引一堆消費者買單,沒想到建商把預售自備款捲走跑路的案例,雖然後續幾經波折建案也順利交屋,但也落得成為是一個七零八落無行無市的知名社區。另外還有一個是捲款上兆媒體報很大的「竹北水玥館」,以聲東擊西的方式捲走許多知名人士與股東的資金跑路,也是留下一堆爛攤子讓消費者很為難的例子。

    很多時候在遇到類似話題的新聞媒體都會過度放大嚴重性,在案例經驗上消費者的確是最委屈與無辜的犧牲者,讓辛苦存的錢拿不回購屋夢也破碎了,也產生了許多麻煩事,在很多類似的案件中都會了解共通性很簡單。
1.    沒有經驗,一案建商
2.    外股複雜,內股沒錢
3.    負債比過高,假推案,真吸金,通常這種都會以很聳動的廣告吸引消費者貪便宜購買!

圖為「松下國賓」

    所以當你在選擇建案的時候,「品牌」是很重要的事,除了房子本身與產品喜好程度之外,更要去了解建商的背景。家族企業的股東單純永遠比複雜的外資股東會來得更健康。推案量穩定不過度膨脹也不會突然消失的建商是很穩健的成長之道。有自己的營造廠,不單只是做建設服務,這樣代表在營造經營上是有能力抵抗各種環境而穩定的生存,不會景氣好才推案,景氣不好就收攤,而且自有營造廠才不用把風險放在合作對象上,完全自己管控品質與財務問題等等(如同這次松下事件)。選擇財務槓桿單純不會過度放大債務或多角經營的建商,專精在建設與營造上而不會把企業過度延伸至無關的地方上,才能保證在專業領域上能穩健紮實的經營,不會被其他多角企業的損失拖下水。

  當然在心態上也不需要去一偏概全,所有的買賣都會有誠信商人與小部分的惡質商人,最保全的方法是可以都看或買成屋,但不代表預售屋就要因此被排斥,因為最後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裡,無論是看何種產品,自己做功課是最重要也是必要性的過程。